砒霜改邪归正成治癌天使丝绸跨界脑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今天,30位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科学会堂的颁奖典礼上接过证书,成为“03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他们中有不少人,放弃国外高薪待遇,只为回到祖国投身变革性技术基础研究;他们分享的是医者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一片仁心;讲述的是传承使命、培育新人的感悟和实践;他们说科学研究不仅需要探寻未知的创新精神,科学家更需要矢志不移的家国情怀。

毒药变良药、隐形眼镜成显示器?科技狠活多

他们中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医院的卢敏。他创新性地提出了“改邪归正”的癌症治疗策略,用砒霜做p53复活剂!把“致癌恶魔”——突变后的p53驯化成“治癌天使”,成功摘取了靶向抗癌药的“圣杯”,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新希望。

有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宁志军,他的研究让隐形眼镜显示器从科幻电影走向现实生活或许不再只是梦想。他长期致力于能源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开发,开创了准二维结构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同时,构筑了基于全量子点的红外光上转换光电探测器,有望在下一代短波红外成像器件中得到应用。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的刘少卿,长期从事舰船姿态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减摇鳍、减摇水舱、减摇陀螺、抗横倾系统等多项舰船姿态控制设备的自主研制与产业化应用。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万米载人潜器奋斗者号支持母船“探索一号”“东方红三号”科考船等国内外知名科考船。

……

这30位科技英才个个都身怀“科技狠活”,是各自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丝绸能跨界脑机接口,科学家也能跨界科普达人

在本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人物的获奖名单中,记者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陶虎。

一周前,他刚刚和汪品先院士等人共同获得了获得了“第十五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

作为国内脑机接口研究的领军人物,他创新地将蚕丝从传统纺织材料转化为新型医用和信息功能材料,围绕脑机接口、生物存储、智能传感器和植入式医疗器械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开创了全球首个基于丝蛋白的瞬态可溶电子技术,首创了国内免开颅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世界首例丝蛋白骨固定螺钉的临床应用。

他总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蚕丝蛋白、脑机接口这些前沿“科技狠活”向学生们一一讲解。积极参与青少年科学教育,在各类电视节目、科普讲座中,深入浅出地为青少年讲解脑科学技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研的种子。

我的研究方向是蚕丝蛋白在生物医学和信息工程领域的创新应用,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将蚕丝这一中国古老文明和伟大发明,在医疗器械、脑机接口、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焕发新的活力和机遇。”

陶虎告诉记者,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秉承“不断突破”的科学探索精神。仰望星空,寻找古老丝绸材料与现代创新科技的碰撞和突破点;脚踏实地,瞄准原始创新,将科研任务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

科学研究不仅需要探寻未知的创新精神,科学家更需要矢志不移的家国情怀。唯有锲而不舍,方有随世推移的力量;只有坚守初心,方能继往开来。”

“硬核老师”说科研要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

朱兴一是同济大学师生心目中的“硬核”老师,在道路损伤自感知、自诊断、自愈合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成果支撑了首都国际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新加坡实里达机场等智慧跑道建设,山西智能网联重载公路示范基地、北京延庆冬奥会馆主通道等智慧公路建设。

在我周围就有非常多优秀的女性,比如我们学校土木学院的院长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青年科学家。”

作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她认为性别不应该成为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

朱兴一认为在科技领域取得亮眼的科研成果,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只有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才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探索领域中的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此外,与同事、合作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也同样非常重要。

我所从事的科研领域涉及到新材料、人工智能、新一代通讯技术等的融合交叉,学校和学院都提供了非常多的学科交叉平台,通过和他人合作,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思维碰撞和启发,才能够共同解决难题,达到理想的研究成果。

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基础研究类)

卢敏上海交通大医院

田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包文中复旦大学

宁志军上海科技大学

余倩倩同济大学

陈时友复旦大学

孟飞龙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钱小石上海交通大学

陶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廖耀祖东华大学

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成果转化类)

王颖同济大学

朱兴一同济大学

任明俊上海交通大学

刘瑞欣上海交通大医院

孙云帆医院

沈安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竺向佳复旦大医院

郑高伟华东理工大学

顾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翟炜上海交通大医院

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企业创新类)

牛俊坡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朱佳敏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少卿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张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陆思嘉上海序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岳斌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郑晓辉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房小艳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

胡耘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曹克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名单均以姓氏笔画为序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97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