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汉墓壁画民间画工创造的艺术奇观格物

治疗白癜风北京中科 http://www.xfhjyj.com/
年夏天,山东泰安东平县汽车站对面,一个工地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用挖掘机施工,突然挖掘机碰到一块大石块,工人感觉异样,下去查看,发现了一个古墓。后来文物人员介入,对古墓进行发掘。考古人员在楼基地槽内发现有石墩墓,清理发掘出18座汉代墓葬,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陶器、铜器和铁器等,其中3座墓室中发现彩色壁画。抢救性发觉后,壁画墓石运到山东省博物馆,专门开辟有控制温度湿度的专用库房进行保存,并专门打造一个壁画馆供参观。专家考证,这是一处家族墓地,墓葬时间大概处于西汉末年到东汉早期之间,石椁墓是典型的西汉时期特征,砖砌券顶和多室墓又反映了东汉的特点,但这里的多室墓结构较为简单,应属东汉早期。东平壁画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石材加工平整,只在表面涂抹白灰地,比起同一地区使用了较厚白灰的梁山汉墓,此处的白灰地不会轻易脱落,保存相对较好。这座汉代壁画墓壁画内容较为丰富,既有历史故事,比如北部壁画上层是《列女传·梁寡高行》记载的“梁高行拒王聘”的故事,下方即第二层是“孔子见老子”问礼故事;又有礼俗记载,比如西壁南侧壁画为宴享图以及方相氏驱疫仪式图,南壁壁画内容有宴饮、舞蹈、仕女、房屋图;还有民间娱乐场面,斗鸡走狗图和出行图。东平壁画的一个艺术特点,是云气纹舒卷起伏,为后世云纹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模式。其云气纹勾勒大气随意,用笔流畅,一气呵成,回旋涌现的云气纹铺满画面,纵横大气,布局求满,却满而不乱,特别是东平壁画的云气纹绘制在7块东西向组合的长石板上,巧妙地运用了曲、直、方、圆等对比因素,把7块石板连缀成一个视觉整体,既分割了画面又可以联系成整体,匠心独运。第二个艺术特点,是东平壁画在人物绘画中的高超的用线技术。中国古代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就总结出了18种描法,称为“十八描”,东平壁画所处时期正处于中国线描的初期阶段,虽然没有18种描法全部用上,但也非常丰富。比如部分人物的头发胡须运用了钉头鼠尾描,起笔处笔锋横切入纸,微顿后再行笔,到收尾的地方轻轻送出,整根线条的头部如钉子,末端如老鼠尾巴一样,因此称为“钉头鼠尾描”。壁画中人物的衣纹大都是高古游丝描、混描、钉头鼠尾描、蚂蝗描(兰叶描)等线描技法的混合运用,特别是南壁壁画中层跳七盘舞的舞伎的长袖、西壁北侧上层升仙导引图中人物的衣纹、北壁壁画上层人物的衣纹都是高古游丝描最好的体现,线条如蚕丝一般,虚起虚收,纤细而流畅。除了线条的应用,色彩的渲染东平壁画也有独到之处,色彩主要有红、蓝、青、绿、黑、白及相互调和后的各种复色,它们大都属于天然的矿物颜料,质重而覆盖力强,因此也被称为“石色”或“重色”。后屯壁画颜料就采用了不易褪色的矿物质,所以至今艳丽如新,色彩清晰。壁画人物大都用墨线勾勒,再以青、绿加彩,用朱砂点睛,设色丰富而鲜艳。而人物的头冠和发须则着黑色。黑色的使用,不仅与较大面积的石青和石绿产生对比,而且使较为沉闷的墓室氛围有了生气和节奏感。东平壁画的设色方法总起来说有三种,主要有单线平涂法、没骨法、白描和点彩法。东平壁画中的人物大都使用了单线平涂法,先用墨线勾出轮廓,再用黑、红、青、绿等色彩平均填涂。除了平涂法,有的人物衣服还使用了没骨法,直接用色彩勾画物象,不用墨线勾勒。白描法在东平壁画中也有应用,鸡的画法就运用了白描法,但并不多见。据专家考证,这副真实反映汉代艺术气势的东平壁画,是以民间画工为主体绘制而成的,代表的是那个历史时期的民间水平,但都已经让世人叹服。不得不说,不论古今,高手在民间都是适用的,古代平民画匠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8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