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些植物让人类不再寒冷

如果要解决保暖问题,答案当然是衣服,抵御寒冷这件事和寻找食物一样重要,人类最早用捕猎获得的兽皮来御寒,兽皮柔软容易加工成贴合身体的样子,就会很暖和。

除了为保暖演化出来的兽皮以外,自然界最适合制作衣服的就是植物纤维,植物纤维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具有一定的长度,化学性质稳定,还具备一定的弹性。

亚麻是人类发现的优质植物纤维之一,亚麻的纤维平直光滑,非常适合纺线,差不多在3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用亚麻来织布了。

有了布料,就能做出更贴合身体的衣服,当然也就更加保暖了,但亚麻的缺点也很明显,它们的纤维比较粗硬,穿在身上不够舒服,也不容易织成致密挡风的布料。

差不多公元前年左右,人类发现并开始使用棉花,棉花是锦葵科的植物,形态有草本,也有小灌木,在棉花没有在我国普及的年代,麻与丝是最常见的纺织品了,据记载早在黄帝时期,我国的先民就发明了“养蚕取丝”的技术。

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顶级的服装面料,穿着丝绸也成为一种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从汉朝开始,丝绸就已经远销到中亚和欧洲,运送丝绸的商路也被起名为“丝绸之路”,比起纯棉面料,丝绸面料有着柔顺、滑腻且富有弹性的特点。

在宋朝时棉花的种植开始逐渐普及,到宋末元初,我国的棉纺织业开始出现爆炸式的快速发展,纺织业的盛行,棉布才逐渐成为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衣料。

在棉花纤维中94%都是纯粹的纤维素,每一根棉花纤维,最初都是一个棉籽胚珠上的表皮细胞,这些表皮细胞在种子成熟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伸长,最后特化成棉花长长的纤维。

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名叫丝素蛋白的高分子化合物,这种物质占了蚕丝的70%~80%。棉花与蚕丝的差异决定了棉花坚韧透气,蚕丝柔软舒适、弹力十足的特性。

蚕是人们最喜欢的一种昆虫了,蚕最爱吃的食物只有一种,那就是桑树的叶子,蚕丝之所以这么优秀与蚕所吃的食物桑树分不开。

桑树是整个桑科的大家长,桑科桑属的植物,桑树与原产于我国的家蚕,似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蚕吃完桑树叶就可以吐出精致明亮的蚕丝,影响蚕丝质量的两种物质,就是桑叶中的纤维素和粗蛋白,这和桑树叶本身的特性有关系。

桑叶干燥以后粗蛋白含量可以高达20%~30%,在纤维素和粗蛋白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家蚕的消化和吸收,最终才能产出丝滑柔顺的丝绸。

桑树的果实就叫桑葚儿,后面加了一‘儿”,音就不同了,桑葚儿就是桑葚,桑葚的样子很像麦穗,一个桑葚,其实就是一整个花序,桑葚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凸起,每一个凸起都是一个小小的果实,这种结构的果实植物学上叫作聚花果。

一年里最早出现的水果就是桑葚儿,北方的初夏,几乎没有什么水果,杏子还只有指甲大小,青涩得不能下咽,小小的毛樱桃还只是一层粉色的皮包着樱桃核,这时桑葚儿却成熟了。

桑葚儿看起来很不起眼,它味甜多汁,紫红色的还没有成熟,味道酸得会让人闭眼咧嘴,吃桑葚时一定要小心,桑葚里面紫色的汁液如果滴在衣服上很难洗掉。吃完桑葚后,你的舌头、嘴唇、手指都会被染上一层蓝紫色,这些蓝紫色的物质,就是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染料,也是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

桑葚果期虽短,但人们以多种储存方式将它们较好地保存下来,吃不完的桑葚,可以做成桑葚果酱、桑葚汁、桑葚酒等。

棉花和桑树给人类直接提供了棉花纤维,另一个间接地给我们提供了蚕丝,我们要保护生态回归自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930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