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
第三届“国际鲎保育日”
——邂“鲎”北部湾嘉年华
校园科普活动
在北部湾大学大学生创业园拉开帷幕
开幕式上
6项最新研究成果亮相!
鲎,音[hòu]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比恐龙更久远的古老生物
有“活化石”的美誉
更为罕见的是它的血液是蓝色的
开幕式现场
“北部湾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门户,更是中国鲎和圆尾蝎鲎的重要家园,让我们一起守‘鲎’地球!‘鲎’会有期!”六名学生宣传大使共同宣读了《全球鲎保护北部湾宣言》。
在这个首次以“嘉年华”的形式举办的“国际鲎保育日”上,余名师生代表在现场体验了海洋科普活动,参观了学生文创作品展和北部湾海洋药用动物摄影科普展,充分享受了科学与艺术碰撞的海洋“盛宴”。
开幕式合影留念
自年国内外专家学者余人集聚北部湾大学举行“第四届国际鲎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鲎专家组将每年的6月20日定为“国际鲎保育日”。近年来,北部湾大学始终致力于用湾大声音讲好海洋故事,在推动海洋生态学研究发展,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湾大力量。
让我们一同回顾
6项鲎最新的研究成果吧
01
全球首个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
调查结果发布
年,北部湾大学作为组织单位,在中国启动了“第一届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与16家涉海单位携手在沿海5个省(区)设置了23个观测点,并以研讨会、讲座和现场考察等形式在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开展了4场技术培训。各成员单位采用北部湾大学团队构建的标准化鲎幼体资源调查方法在年5~8月也完成了各观测站的鲎幼体种群数据收集。
研究数据显示:中国鲎的核心育幼生境在广西北海,单个样方最高密度达到了15只每平方米;圆尾蝎鲎的在广西防城港,单个样方最高密度达到了59只每平方米。这也表示,广西北部湾是我国两种鲎的核心育幼生境。
年,该计划继续扩大国内鲎观测网络,成员单位达到23家,并将“北部湾方案”推广到菲律宾西部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数据结果将应用到全球鲎资源现状评估、红树林等重要栖息地管理监测等。
02
北部湾首个
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平台发布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构建了北部湾首个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平台,目前录有北部湾海洋动物66种,其中软体动物35种、节肢动物21种、环节动物7种、星虫动物2种、脊索动物1种;野外采集信息余条,北部湾海洋动物图片张,北部湾大学收录相关文献30篇。
数据库平台未来会持续收录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在研和历史课题研究结果,并结合海洋学院标本馆现有标本藏品,积极打造集科研、教学和科普一体化的线上大数据平台,为地方高质量向海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03
《护鲎回家》
全民参与鲎保护小程序平台发布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与广西翼界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研发,为中国鲎和圆尾蝎鲎设计出独特的“身份证”。结合《护鲎回家》小程序平台,这些“身份证”记录着每只鲎的身高、体重、性别、配偶、健康状态以及公众反馈的位置信息。通过公众参与和研究团队长期数据累积,希望借此了解两种鲎的活动范围、上岸产卵路径以及栖息地位置等,从而更好地保护鲎资源及其栖息地。目前小程序平台录有北部湾6个站点共组数据。
04
《国际鲎保护与研究:7-》
在施普林格国际一流出版社出版
《国际鲎保护与研究:7-》在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鲎专家组指导委员会编辑的《国际鲎保护与研究:7-》新著作,海洋学院关杰耀教授为主编之一。该著作收录了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北部湾大学等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40篇,涵盖全球四种鲎遗传演化、种群动态与生态、保护与管理、生物与生理等研究领域。关杰耀教授团队的《北部湾高校在校生鲎保护的知识、态度与意愿调查研究》《中国鲎和圆尾蝎鲎在养殖环境细胞形态与免疫研究》等被收录。
05
“鲎试剂蚕丝造”基因工程表达
鲎试剂取得研究进展
北部湾大学鲎丝缘团队历经多年研发,利用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成果表达鲎试剂活性成分鲎C因子(rFC)。目前鲎C因子蛋白在家蚕丝腺的表达量已达ug/mg,活性为0.3EU/mL,符合普通鲎试剂的检测水平(0.~0.5EU/mL),与广西慧宝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试生产。研究成果受到社会